![]() |
?? |
在一声声正宗的老北京风味的念白与唱腔中,北京曲剧团演出的曲剧《正红旗下》拉开了帷幕,这也是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中上演的第一台节目,满台的京腔京韵,悠扬的单弦曲牌,将清晚期老北京的各色人物演绎得栩栩如生,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老北京风情画卷。
曲剧《正红旗下》是根据老舍的半自传体小说改编的,从老舍先生的出生讲起,以散点式和人物群像式的结构方式,展现了晚清八旗子弟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以百姓的家长里短、小人物的酸甜苦辣,真实再现了老北京人多彩的生活场景。记者在现场看到,该剧以老舍先生的“自述”为主体,讲述作者身边发生的事,故事看着亲切听着自然,配合着曲剧中大量的单弦曲牌,剧中出现了老北京过小年、办洗三、闹新年、游春等民俗风情,展现了北京人幽默、乐观、散淡的性格特征,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记者注意到,在曲剧《正红旗下》中,不仅有传统的单弦曲牌,更有一批好听的用这些曲牌编配的合唱,歌词大都是老北京的儿歌或打油诗,语言朗朗上口,旋律有着极强的节奏感,配合着演员的舞蹈,使得京腔京韵满台生辉。据介绍,曲剧《正红旗下》在2004年老舍先生诞辰105周年之际首演,专家认为,该剧很好地保留了老舍原著的艺术特色,有浓郁的京味特色,在喜剧的场景中传递出历史的悲凉感,以爱恨交织的方式写出了没落的悲哀和深刻的文化意味。该剧好像通过童年老舍的眼睛看世界,这个老北京的社会在老舍的眼中具有极强的历史感。
据了解,从昨天开始,北京曲剧团和内蒙古代表团用北京风格与内蒙古民族韵味为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赢得碰头彩,在之后一个月的时间里,北京观众将在各大剧场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的演出,涵盖音乐、舞蹈、歌剧、戏曲、杂技、话剧等多种形式,展现我国多民族人民的风采,组成色彩斑斓的民族团结的文艺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