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晚开始,北京人艺的话剧《茶馆》,作为北京人艺建院六十周年的重头剧目在首都剧场再度上演。有趣的是,与此同时,另一台由北京市朝阳实验小学演出的《茶馆》正进入最后的彩排,将于后天在朝阳剧场上演《茶馆》第一幕,所有演员全都是该校二至五年级的小学生。
走进朝阳实验小学三楼的排练场,曾主演过《铁肩担道义》、《火凤凰》、《共和国往事》等影视剧的著名演员田少军正在给二十几个孩子排练。最小的孩子只有七八岁,最大的也不过十岁出头儿,却一个个都在田少军的指导下,有模有样地琢磨着角色的眼神、手势和语气。他们的服装,以及正式演出时的舞美道具,都是学校特意定做的。
非常喜爱孩子的田少军和曾是中国歌剧舞剧院舞蹈演员的妻子蔡芳,都早已是朝阳实验小学的专家指导团成员,为学校排演过大型晚会和各种文艺活动。孩子们都亲切地管田少军叫“田爸爸”。他说自己当年在北京电影学院的毕业大戏就是《茶馆》,学校还曾请于是之、郑榕、蓝天野等艺术家和他们交流座谈,这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这次给小学生们排《茶馆》也是一种缘分。
田少军说,自从2月份开始在课余时间给孩子们排戏以来,他为此已经说了“五吨话”:“给孩子排戏比给成人排戏要难无数倍!孩子们没有社会阅历和生活经历,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都需要培养,而且个性很强,性格差异很大,要想给他们排戏,首先得先了解每个孩子的心理特点。”另外,《茶馆》第一幕中演员众多,而且基本上都是男性,因此一些角色只能由女同学来反串;孩子们每天都有正常的课业,只能利用每周两次课余时间排戏――这些都是田少军每次面对的现实问题。但他依然计划此次演出成功之后,带领孩子们继续排演《茶馆》的第二幕、第三幕。“孩子们的表演水准虽然无法和专业演员相比,但这将是他们的成长和人生当中一次难得的经历。”
朝阳实验小学校长陈立华也表示,“我们学校是把这样的演出当做培养孩子未来发展核心能力的众多活动当中的一项,可以让学生们从中得到书本和课堂无法给予的巨大收获。”得知正赶上北京人艺建院六十周年院庆,陈校长笑言,“那我们的演出也算是对北京人艺的致敬和祝贺,非常欢迎北京人艺的艺术家们有空也来看看孩子们演出的《茶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