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晚,随着北京京剧院梅兰芳京剧团青年演员王梦婷主演的荀派看家剧目《勘玉钏》的上演,持续近一个月的北京京剧院2012“魅力春天”青年演员、演奏员擂台赛上半年的比赛告一段落,热热闹闹的长安大戏院也将恢复往日的演出节奏。虽然比赛评出了若干奖项,但是每一位青年演员都知道,评奖只是一时的肯定和鼓励,比赛结束也不代表刀枪入库、偃旗息鼓,要想真正迎来京剧的魅力春天,要走的路还很长。
演员是用戏堆出来的
“魅力春天”青年演员擂台赛最大的特点就是一人一台大戏,唱大戏对演员有多重要?过来人都知道。作为参赛演员马娜和杨丹阳的指导老师,梅派名家李玉芙感触很深,“过去有一种演员被我们戏称为‘一刻钟的角儿’,这些演员都是参加各种电视大奖赛和京剧比赛出来的,因为比赛只要求唱15分钟,所以很多人只会唱十几分钟的折子戏,有的人得了奖甚至连圆场还不会。一刻钟的演出是根本不可能将演员和一个行当的特色展示全面的,因此,北京京剧院的‘魅力春天’擂台赛要求每一位参赛演员必须唱满一台大戏是符合京剧艺术规律的。”在李玉芙看来,演大戏不仅能锻炼演员,最重要的还是学习,“演员是用戏堆出来的,有些功只在戏里才有,比如演《秦香莲》我们当时双腿都跪出血来,这个功夫是在原来学习毯子功里没有的”。
先生站一旁心里就踏实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袁世海有名言“不赖,不赖,不赖你”,说的就是学生怎么样老师有很大责任。唱大戏说来简单做来难,没有“魅力春天”比赛之前,很多青年演员只是跑跑龙套,演大戏的机会就更少了,为了增强演员信心,北京京剧院给每位参赛演员都安排了指导老师,还给琴师付费为演员吊嗓子。作为指导老师的梅兰芳京剧团常务副团长、小生名家李宏图坦言,自从有了“魅力春天”擂台赛,这两年自己就再也没有周末了。
老师手把手悉心指导的确让青年演员有了极大信心。21岁的沙霏第一次挑梁主唱《锁麟囊》,因时间紧没彩排,如果没有老师李文敏在旁边看着,她也许都没勇气唱完全场。青年演员由奇唱《红鬃烈马》时,指导老师陈志清也一直在场门边儿把着。由奇一下场就感叹,“先生在旁边一站,我这心里就踏实了一大块。”
青年演员潜力无限
去年,北京京剧院院长李恩杰收到了一封“万言信”,写信的是京剧“裘派”创始人裘盛戎的孙子裘继戎,他是北京京剧院二团的青年演员,在李恩杰的印象里,裘继戎是个很有个性的演员,就像很多80后的年轻人一样,爱好广泛、思想活跃,还有一些叛逆,但是裘继戎在这封信中表达了对京剧艺术的传承发展的很多看法,让李恩杰重新认识了这位年轻人,也看到年轻一代京剧演员身上的潜力,只要给他们提供充分的机会,一定会激发年轻演员的热情。于是两届“魅力春天”擂台赛办下来,青年演员的实力在飞速提高,自信心也在增强,演员詹磊的感受特实在,“以前我们楼的邻居都不知道我是干什么的,总看我晚上10点以后回来,以为我是无业青年,参加完擂台赛以后他们都知道‘这小子是唱戏的’,我也‘老太太摸电门,抖起来了’”。
大浪淘沙选拔尖子
北京京剧院“魅力春天”擂台赛已经连续举办两届,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应,也被很多院团纷纷效仿,不过在北京京剧院院长李恩杰看来,擂台赛依然不是最终目的,真正培养出人才还要有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这次擂台赛要推出20大优秀青年主演、20大优秀主配演等举措就是为了下一阶段重点培养作准备。李宏图也非常赞成拔尖子,“虽然我们常说在这样的社会大气候中,年轻人能够坚持就很不容易了,但剧团要经营,就要拔出精英来,所以擂台赛应该不仅仅是展示,还有更长远的意义,就是现在这群人究竟是否真正有含金量,能否支撑京剧的未来。因而下一届擂台赛必须要选拔尖子了,让他们真正成星。只有有了一套完整的造星计划,我想将来一定会让从业的人想尽办法要到剧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