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将亮相“名家名剧月” 首以男性为主角
新编黄梅戏《雷雨》演出剧照
新编黄梅戏《雷雨》演出剧照

??

  持续一月有余的“名家名剧月”4月7日将上演最后一台新编大戏,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的新编黄梅戏《雷雨》将在东方艺术中心上演。此后的4月15日,裴艳玲的“寻缘问道”专场将为名家名剧月压轴。

  4月7日晚上演的《雷雨》,是黄梅戏乃至安徽省唯一一部入选国家舞台精品工程的剧目,算得上是黄梅戏近年新编戏中的经典。日前,记者采访了该剧主演、同时也是剧院院长的黄梅戏表演艺术家蒋建国。他表示,《雷雨》是黄梅戏历史上第一个以男性人物为第一主角的作品,不论是题材还是样式,都对传统的黄梅戏有所拓展。

  复归黄梅戏的原汁原味

  黄梅戏《雷雨》创作于2005年,当时,蒋建国担任院长的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一直在尝试创作不同风格的剧目,以期望能适应新时代观众对黄梅戏的审美需求。改编自曹禺经典的《雷雨》就是其中之一。

  不过,对于挑选这个家喻户晓的剧作改编成黄梅戏,蒋建国坦言,当时也有很多人提出顾虑,认为《雷雨》的舞台剧版本很多,重新创作多少有些“炒冷饭”。但最终决定排演,还是因为《雷雨》复杂的故事性和人物性格,有着很好的文学基础,“在创作这个剧目的时候,我们最大的突破点就是,我们能不能尝试搞一个以男性为主角的黄梅戏。”

  《雷雨》最后请来了“曹禺专家”、川剧《金子》的剧作者隆学义担任编剧,导演则是话剧导演王向明。改编后的《雷雨》在故事情节上基本忠实于原著,只是取消了鲁大海的角色,而把周萍作为第一男主角,剧中所有的戏剧冲突都围绕着这一人物的内心苦闷与灵魂挣扎而展开。而为了让全剧更有地域特色,原著中的发生地也搬到了徽州的深宅大院,四凤最后也是在新安江水中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蒋建国说,创作之初就明确,“这个戏不仅要搞成戏曲的,更要搞成黄梅戏的”。全剧的作曲因此请出了黄梅戏作曲界的“泰斗”级人物,当年《天仙配》《女驸马》的作曲者、80多岁高龄的时白林操刀,复归了黄梅戏原汁原味的同时,也为全剧奠定了良好的音乐基础。

  三位梅花奖得主参演

  作为黄梅戏界实力最强的“老大”,安徽省黄梅戏院的《雷雨》可谓“举团出动”,蒋建国、吴亚玲、黄新德三位梅花奖得主联袂主演这台大戏。

  剧中,蒋建国出演的正是周萍这个角色,除了挖掘这个人物复杂的内心,赋予更细腻的舞台表演,蒋建国也给人物设计了很多戏曲特有的舞台动作,包括不断仰望老宅的天井,表达人物内心深处的苦闷以及对放飞的渴望。

  繁漪的扮演者是黄梅戏“五朵金花”之一的吴亚玲,在台上她和蒋建国的周萍有不伦之恋,在台下却是艺术伉俪。吴亚玲在剧中尝试了很多戏曲特有的表演程式,塑造了一个不同以往的繁漪。演出中,吴亚玲用繁漪的披风替代水袖编创了很多身段,有很多边唱边舞的段落。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黄新德出演周朴园,虽然唱段不多,却韵味深长,表演更是形神毕肖。

  蒋建国表示,《雷雨》的整体呈现体现着徽风徽韵徽腔。不仅表演都尽量用戏曲的特有手段,舞台样式也让人耳目一新,徽州古宅的白墙灰瓦,意蕴深厚,也符合全剧的阴郁氛围。剧中四凤房间的窗,设计了可前后移动的机关,配合四凤的表演,在舞台上营造了特有的戏曲语言。这也是《雷雨》对于黄梅戏艺术表现空间的一种丰富和提升。

  对于《雷雨》为何会成为黄梅戏界唯一入选精品工程的剧目,蒋建国说:“很多人看《雷雨》前都是带了满脑子问号进来,觉得黄梅戏搞《雷雨》会好看吗?但看完之后却都觉得很出乎意料,既有黄梅戏的好听,也有故事的好看。这也给我们新编戏的创作积累了经验。”

  “黄梅戏不能只有《天仙配》、《女驸马》,我们需要给观众不停带来新的东西。”一直致力于探索黄梅戏传承发展的蒋建国说,“《雷雨》之后,我们现在最焦虑的就是创作,黄梅戏需要在现代戏创作上有突破,但我们最大的困难,依然是剧本。”


来源:购票通 阅读量:2978

微信服务号

×
点击更换
未注册过的手机号将自动创建购票通账号,且代表您已同意《购票通用户协议和隐私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