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论坛于深举行 “话剧可作为深的城市语言”

  3月27日是“世界戏剧日”,来自中外的多位戏剧人在嘉之华中心影城举行了一场别具意义的主题论坛“开启戏剧之门握手深圳”。

  北京戏剧家协会驻会副主席杨乾武、北京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李龙吟、北京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万方、中国国家话剧院运营总监程卓燕、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出中心副主任傅维伯、著名戏剧导演王宝社、云南省话剧院艺术总监李鹏、澳大利亚著名舞台美术设计师查德杰吉奥尼,以及本土戏剧工作者包括深圳市戏剧家协会主席从容、深圳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冯刚毅等参加了论坛。

  深圳戏剧可以更有个性

  本次“深圳戏剧周”的主办方八厘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赵佳首先介绍了深圳戏剧生态,并提出了一个议题:“深圳的观众怎么样走进剧场,感受剧场的文化?”

  万方对深圳的观众寄予期望:“戏剧这样有个性的东西在深圳应该更有基础,因为深圳观众很年轻。”

  查德杰吉奥尼说:“墨尔本有一个芭蕾舞团、两个歌剧院,有州政府话剧院以及很多小话剧院。应该把戏剧教育带到学校去,让孩子从小了解戏剧。我们的话剧中可能有偶剧、杂技、音乐剧等等,把更多元的艺术元素带到剧中,就可以吸引更多观众看戏。”

  深圳戏剧票房全国第三

  杨乾武认为,“整个中国的戏剧演出现状是:北京第一,上海第二,深圳第三。这个排名是根据商业戏剧的票房总额来排的,说明深圳近一两年把戏剧的市场弄起来了。”

  深圳该如何发展戏剧?杨乾武说,“核心的力量是政府支持,这是最重要的。例如北京市文化局和财政局每年拿出2000万元的专项基金资助舞台创作,深圳可以利用‘剧汇星期天’、‘戏聚星期六’等活动,在政府的介入上探索一条新路。从公益角度切入,逐渐培育市场,发现当地人才。”

  要扶持民间戏剧团体

  李龙吟对深圳建立城市剧团提出了建议:“如果深圳民间组织剧社,不要有太多限制,谁想演就支持他。”

  李鹏对深圳的戏剧接触很早,他说:“我觉得话剧作为深圳的一个文化符号特别合适,话剧才发展100年,跟深圳这个年轻的城市气质很合。”


来源:购票通 阅读量:2810

微信服务号

×
点击更换
未注册过的手机号将自动创建购票通账号,且代表您已同意《购票通用户协议和隐私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