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友友充当绿叶“跑龙套” “丝绸之路”占主场

  2012年3月7日晚,马友友与丝绸之路合奏团音乐会在上海大剧院上演,上海是合奏团亚洲巡演的第三站。1800人的剧场内,上座率超过九成。大剧院门外,1200元一张的票价被“黄牛”炒到了1500元,依然供不应求。

  在音乐会的宣传册上,“马友友”的名字是用大红色标红强调的,“丝绸之路合奏团”用草绿色加以区分。

  如果观众只是冲着马友友而来,他们大概会有点失望,这场音乐会的主角其实是“丝绸之路”的14位演奏家,马友友只是“绿叶”,大多数时候他只是充当伴奏。他总是与演奏家们保持水平线坐着,甚至刻意避开聚光灯。

  这是一场“速成”的音乐会,演奏家们来自世界各地,平时并没有太多机会碰面。香港是此轮巡演的第一站,巡演开始前三天,马友友与合奏团在香港碰头,三天完成排练。

  两小时的音乐会,西式的大提琴、小提琴、风笛与中式的琵琶、唢呐、笙玩了一次“混搭”,演奏了十组乐曲。音乐从游牧民族的大草原出发,穿越乡村,在云南一个偏僻村庄,传统曲调中洋溢着愉悦和高昂的气氛;到了日本部分,悠扬的摇篮曲,听来却像妇女的轻声低诉;下一站是中东,阿拉伯、波斯人唱着赞美、哀婉和讽刺的诗歌,观众在音乐中重访古“丝绸之路”。“丝路”就完成了。

  马友友拥有许多粉丝,乔布斯是其中之一。有一年,马友友受邀到乔布斯家中做客,为乔布斯演奏了巴赫的曲目,他告诉乔布斯夫妇:“这是我本来希望在你们的婚礼上演奏的曲子。”

  乔布斯听完泪流满面:“你的演奏是我听过的最棒的,有如上帝驾临,我不相信一个凡人能做到这样。”当乔布斯被确诊癌症后,他请求马友友在他的葬礼上为他演奏最后一曲。

  2011年10月7日,乔布斯的追悼会在斯坦福大学纪念教堂举行,活动以私人聚会形式举行,仅邀请乔布斯生前部分友人和硅谷企业家参加。追悼会上,马友友演奏的是巴赫的大提琴组曲。

  马友友有着多重身份,他出生在法国,成长于美国,父母都是中国人。他对“中国”有着天然的兴趣。小时候,父亲对他一直严格教育,为了督促他学习中文,父亲规定如果说不出中文菜名,就不许吃那道菜。

  1998年,马友友创建了丝绸之路合奏团,古代“丝绸之路”由西汉张骞从西安出使西域发端,“丝路”合奏团中,琵琶、唢呐、笙等中国元素随处可见。但与此同时,马友友却很少接受中文媒体专访,他的搭档、“丝路”合奏团琵琶演奏家吴蛮说,其实马友友至今中文也说得非常“蹩脚”,面对一些浅白的汉字也不知如何发音。

  在“丝路”中,马友友吸纳来自世界各地的演奏家,他乐见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在音乐中碰撞。吴蛮介绍,一开始,演奏家们排练需要靠翻译,一遍翻译下来,半个小时就过去了。慢慢地,他们改变“交流”方式,各自用音乐去体验情绪,翻译也就失业了。

  马友友曾说:“我就是一个人。小时候法国人跟我说法国最伟大,父母则说中国最伟大,后来我美国的老师和同学们说美国最伟大。到7岁时,我想获得具体的答案,慢慢开始思考。我们常见一种思维:相信特定的文化会偏心某种价值观。非要我去选择当中国人、法国人或者是美国人,压力都太大了,我的选择是不选。”


来源:购票通 阅读量:3364

微信服务号

×
点击更换
未注册过的手机号将自动创建购票通账号,且代表您已同意《购票通用户协议和隐私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