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剧院高级剧院管理人才培训奖学金”第一期项目高级舞台技术与管理培训班结束了第一阶段的学习。有机会接触到世界一流艺术剧院的舞台艺术大师们带来的业内最前沿的知识、技能,学员们感到受益匪浅,正如来自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杨鹏所说,培训班教授了英国皇家歌剧院积累了400年的完善的舞台管理经验,在平时的培训中难得一遇。
此次高级舞台技术与管理培训班由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国家大剧院和英国皇家歌剧院共同举办。15名学员中,8名学员经由国家大剧院内部选拔,另外7名学员通过全国性选拔推荐产生,分别来自中央芭蕾舞团、国家话剧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上海大剧院、上海文化广场剧院管理有限公司、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有限公司、西安音乐厅。
在第一阶段的学习中,英国国家技能学院的运营总监罗宾??奥德以及英国皇家歌剧院舞台管理高级总监赛门??凯驰波尔等,为学员们讲解了舞台监督职责、舞美创作步骤、舞台管理、剧目研究、剧目管理、剧目准备、排练准备、排练等方面的内容。
“英国人做一部戏给我的感觉就是特别有时间和金钱的观念。在中国,可能我们的预算就是一个阶段的工作给一个大概的时间和预算,但是在英国,他们在开始制作一部戏之前,就把每个特别细的环节可能的预算都算得非常仔细。另外就是每个时间节点应该做什么也都安排得很仔细。”杨鹏说。
此外,英国的剧院在舞台技术方面“敢为人先”的胆识、严谨,也让杨鹏颇有感触,“中国的剧场为安全起见一般都会禁用明火,但是在英国,剧院甚至会为了达到好的演出效果,使用相对来说规模比较大的一排一排的烟花!当然,他们使用烟花并不是盲目地使用。在使用之前,他们一定会进行非常仔细的试验,直到安全系数达到了允许使用的范围。”
通常来说,中国的舞台剧表演很少将动物搬上舞台,因为这个过程不可控因素比较大。“但是在英国,他们能够把马牵到舞台上。他们会先让马听音乐,让马熟悉音乐的旋律,防止它一上台会因为突然响起的音乐而躁动。然后,他们还会让马充分适应身边有演员围绕的环境……”杨鹏说。
学员们即将于4月5日至4月9日进入第二阶段的学习,除理论学习和舞台实习外,国家大剧院院长陈平和副院长王争鸣还将以“国家表演艺术中心的运营模式”和“剧院功能与舞台技术管理”为题进行讲解。4月10日至4月19日是第三阶段培训,学员们将飞赴英国,在英国皇家歌剧院参与从排练厅到舞台的复杂制作管理内容的培训课程。
4月23日,学员们将回到北京,获颁由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国家大剧院和英国皇家歌剧院共同认证的结业证书。
文艺快评
大剧院为何“一掷千金”
斥资2000万元设立高级剧院管理人才培训奖学金,国家大剧院“一掷千金”的背后,有着更深层次的考量与自觉。
北京在建的有天坛演艺区、天桥演艺区等,预计10年以后北京的剧院将从100多座增加到200多座。与此同时,大型剧院建设已开始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辐射,而且投资额、占地面积越来越大。据不完全统计,未来几年将有10家左右的大剧院建成并交付使用。
大规模的剧院建设浪潮中,问题也与之相伴。成功的剧院运营依赖于一批懂经营、善管理,同时又熟知演出规律、具有国际高端视野的剧院管理人才,然而这方面人才的匮乏却是不争的事实。
现阶段,戏剧学校培养的主要是设计或技术人才,而剧院需要更多具有操作经验的管理人才。现在舞台管理岗位上的人很多是从演员、技术等行当转过来的。中央芭蕾舞团舞台监督祁劲松就毫不讳言自己是“半路出家”,没有接受过舞台管理的科班教育,而高级舞台技术与管理培训班将让他得到一种系统的训练,学会一种专业的思考模式。
国家大剧院设立面向全国的高级剧院管理人才培训奖学金计划,为中国构建表演艺术领域人才高地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路。
新闻背景
大剧院两千万元奖学金育人才
“国家大剧院高级剧院管理人才培训奖学金”计划,通过国家大剧院与多家国际艺术机构合作,每期聘请多位国际、国内剧院管理领域行业专家,对通过选拔、甄选出的具有丰富剧院管理经验、专业技能优秀和发展潜力大、可塑性强的剧院管理人才进行培训。
据国家大剧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大剧院高级剧院管理人才培训奖学金”计划斥资2000万元,自2012年开始,该计划每年将举办1至3期培训班,预计今后五年内将培养300人至400人的剧院管理人才,建立面向全国乃至世界的“高级剧院管理及舞台技术人才库”。人才库将对国内剧院开放,将为国内剧院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资源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