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友友和他的丝绸之路乐团第一次亮相北京大约是在10年前,其间大约又来过一两次,尽管所有的中国观众一如既往地热爱追捧马友友,但现场从没有出现过像这一次在国家大剧院这样的火爆。
开场的《丝绸之路组曲》就非常吸引人,吹着西班牙风笛的美女帕托,不仅音乐迷人,还格外养眼,而与她隔着舞台“对歌”的却是丝绸之路起点的中国唢呐演奏家吴彤,那首王洛宾的《在那遥远的地方》在似有似无若隐若现之间,得到了一位“好姑娘”的回应……我喜欢这样的开场,它就像是歌剧的序曲,用最简洁的方式引人入胜。“新丝路”的“新思路”是让乐团所有的演奏家参与创作,这段西班牙风笛与唢呐的二重奏就是丝路乐团追求的新境界。
炫技,也是“新丝路”的“新思路”,吴蛮那段琵琶曲《秋叶飘零》,伴随着印度手鼓的节拍,有着奇妙的华丽;意大利作曲家乔瓦尼·索里马的《塔兰塔计划》则演绎了一段近乎疯狂的乡间舞曲;而最后的返场,竟然是中国笙“斗”印度鼓,眼花缭乱的音符把现场观众的情绪挑到爆棚满场。
我们已经太久太久的习惯于古典音乐端着架势演奏和欣赏了,以至于渐渐地已经忘却了音乐的本真其实就是追求身心的快乐,追求精神的愉悦。感谢丝路乐团,让我们这些观众能够随乐而动,放飞心情。
(责任编辑:崔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