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晃眼疾复发暂休一周 “安东尼”3月重回舞台
??舞台上,焦晃万分投入

??耿涛(左)遭遇丧父之痛,顾永菲(右)膝盖严重扭伤

??王国京双腿险些不保

  今晚10点半,由焦晃、顾永菲领衔主演的经典莎剧《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在人民大舞台落下帷幕之后,将暂休一周,于3月1日至3日重归。

  顾永菲膝盖高高肿起,王国京双腿险些不保,耿涛遭遇丧父之痛,到最后,焦晃青光眼突发盲区增加,《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可谓一波三折、好事多磨,然则,充斥在整个剧组的,不是凄凄惨惨的悲情气氛,而是对舞台执拗的坚守和不惜燃烧生命的激情。 “即使走得‘步步惊心’,我们对经典话剧始终‘贼心不死’! ”忙碌不堪,血压“蹿升”到高压190、低压117的制作人朱大坤笑曰。

  名医现场“会诊”焦晃

  “焦晃眼疾复发暂停演出”——这样的消息传出,牵动了所有话剧迷的心,不少人为这位古稀之年仍坚守舞台的老艺术家捏了一把汗。昨天下午,朱大坤对闻讯前来探访的记者解释,焦晃的青光眼是多年旧疾,连日来的辛苦排演,对艺术品质无比纠结的他夜夜不得好睡,最终眼疾复发:“16日演出结束后,他跟我说感到眼前一片模糊,接着情况愈演愈烈, 19日,我们安排了5、 6位名医在演出现场进行 ‘会诊’,他们都建议,焦晃的眼睛不能再受强光刺激。但是舞台上每天都有几十万支光的灯光照射,怎么可能避免?”

  当即,朱大坤与焦晃商议:要么立即停演,登报向观众致歉、退票,要么等已经出票的第一阶段 (截至今晚)演出结束后停演休整。最终,焦晃否决了这两个建议,希望选择暂停三天演出,至2月27日开始复演。一番激烈的 “讨价还价”,复演日期最终定为3月1日至3日,焦晃将利用之间的6天时间,住院进行治疗:“其实这几天,他已经是白天吊盐水缓解病情,晚上再坚持登台,好在演了那么多场了,戏也顺了,走位也熟了。”

  此前,焦晃和全剧组成员不顾超大工作量,放弃中场休息,以便照顾观众回家的交通: “焦晃的戏份太多,加上服装也要换好几套,连喝口水都需要工作人员悄悄把茶杯递到舞台边。” 4场连轴转下来,朱大坤看不下去了,竭力说服剧组增加了15分钟的休息时间: “其实到了焦晃都没歇着,一有空就逮着演员总结当天表现,这个逻辑重音应该怎么把握,那个角色前景又是怎样……”

  顾永菲动用姚明“御医”

  首演前一天,彩排阶段,剧情需要焦晃饰演的“安东尼”猛地推开顾永菲饰演的“克莉奥佩特拉”,未料顾永菲一脚踩上自己的长裙裙摆,摔倒在地。当时,她立即爬起,继续排练。

  但在首演当天中午,顾永菲焦急地拨通了朱大坤的电话:“我的膝盖已经肿得跟馒头一样,路也没法走了。 ”当天是周六,剧组成员多方寻找名医,却大多正在休息,好不容易,找到了体育医院的一位医生,“我马上开车到顾永菲家,带着她赶往那位医生家中治疗,又是上麻药,又是打封闭,总算医生保证,顾永菲的膝盖伤暂时不会影响当晚的演出。后来才知道,这位医生,是曾经成功治疗过姚明、蒋丞稷的‘名家’。 ”

  两位主演的接连伤病,已经把朱大坤弄得焦头烂额,“我们这个剧组,有名有姓的演员21个,群众演员20个,灯光舞美等等39个,如果还要配备B角,就得超过100个人了,成本上根本打不下来,再说焦晃、顾永菲这样的领衔主演,又有谁能当他们的‘B角’呢? ”

  王国京千钧一发险些断腿

  首演第二天,饰演安东尼手下大将爱诺巴勃斯的王国京,又险些遭遇“不测”。 “三巨头”船上把酒言欢那一幕,喜庆气氛的强光照之后,立即换景,舞台转暗,王国京眼睛一时难以适应,没能摸到下场门,而他脚下的升降台照原定时间升起,当时舞台上一片漆黑,谁都没有看见王国京还坐在台边,直到他被升降台压倒,大声惨叫,工作人员连忙把他拉开,挽起裤管,已是两道深深的血痕。当时,舞台上紧急停演,朱大坤向观众说明情况,得到了观众谅解的掌声,而后,仅仅过了12分钟,王国京又一瘸一拐地坚持走上了舞台,当即,所有人为他的顽强起立致敬、满堂喝彩。

  演出结束后,痛得浑身冷汗的王国京顾不上卸妆,瘫倒在化妆间里,朱大坤立即开车把他送到第六人民医院,医生诊断为肌肉软组织挫伤,好在骨头没有大碍,但仍建议静养10天。

  第二天,王国京腿上缠着绷带,又准时出现在了后台,工作人员再检查升降台液压装置,后怕地发现,只差20公分,升降台将完全合拢,如果没有及时停止,王国京无疑将落下终身残疾。

  耿涛泪别老父坚持登台

  2月13、14日,剧组常规休息。编舞兼侍女伊拉丝的扮演者耿涛最担心的情况发生了:一直病危的老父亲,在13日终告不治,抱憾离世。15日下午,耿涛为父亲举行追悼会,义不容辞到场的朱大坤,发现她已经哭得像泪人一样:“我当时实在难以启口问她 ‘要不要送你到剧场’,逼一个刚刚遭遇丧父之痛的人坚持工作,好像太不近人情了。”他只得悄悄通知两位既有舞蹈功底,又有话剧基础的圈内好友来看剧本:“如果到时耿涛来了,权当我今天请你们看戏了,如果她到时不能赶来,还请你们务必帮忙救场。 ”

  下午4点10分,耿涛打来电话:“朱老师,我可能会晚一点点来化妆。”原定4点半的化妆时间过后不久,她还是赶来了现场。朱大坤一直悬着的心放下了,“其实,她当时如此匆忙地定下了追悼会的时间,未必不是考虑到不耽误演出的需要。相信她的父亲在天有灵,也会为这样一个优秀的女儿骄傲。 ”

  81岁杜冶秋3小时公交往返

  从排练到演出,再到昨天的采访,总是看着、听着朱大坤开着自己的车接送这个接送那个,仔细打听后,记者得知,原来,这80人的庞大剧组,私家车也就5、6部,很多坚持在话剧舞台的演员收入菲薄,不及影视剧演员万分之一,有车一族也是少而又少。大多数演员都早早查好了地铁末班车时间,坐七、九号线的甚至演出结束后只能改坐公交车甚至夜宵车。

  饰演“预言者”的杜冶秋已是81岁高龄,家住茅台路的他,每天来回剧场都要换两部公交车,耗时近三个小时。 21日晚上演出后申城大雨,顾永菲答应打车送杜冶秋到家,无奈没有带伞的两个人在雨里等了20几分钟,头发、衣服都湿透了,也没有等到空车,只好再搬救兵,由依然留守剧场的朱大坤负责开车送两人回家。临下车,杜冶秋问朱大坤借了把伞,“从弄堂口走到家里的路实在有点长,没伞不行啊。 ”

(责任编辑:崔延)
  • 分享到:

来源:购票通 阅读量:2435

微信服务号

×
点击更换
未注册过的手机号将自动创建购票通账号,且代表您已同意《购票通用户协议和隐私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