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名家名剧月揭幕 茅威涛自称充满创作欲
??《陆游与唐琬》

??《藏书之家》

??


  “第五届东方名家名剧月”将于3月9日至4月15日的一月余间,推出10台12场精彩的戏曲演出,涵盖京剧、昆剧、越剧、黄梅戏等剧种。而率先登场的是当代越剧界领军人物茅威涛领衔主演的两部大戏《陆游与唐琬》和《藏书之家》。

  自2003年来上海演过《陆游与唐琬》,2006年演过《藏书之家》后,茅威涛的这两部作品都已久违上海观众。此次重返申城,两部戏都有了调整改动,尤其是《藏书之家》变化更大:“我保证,一定会让大家看到一个不一样的茅威涛。”

  回首“一起追的越剧”

  过年期间,“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越剧”的醒目海报遍及杭州市区。茅威涛、陈辉玲、董柯娣、洪瑛、颜恝、江瑶、邵雁等7位“小百花”的资深演员白衬衣牛仔裤地排排坐着。套用那部今年红遍两岸的台湾小清新电影,茅威涛把浙江小百花越剧团今年一整年的演出计划都定名为“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越剧”。

  对于为何会想到套用这个句式作为今年的主打主题,茅威涛说:“虽然这是一个爱情电影,但是那种对往事回忆的美好情怀,触动了我。其实喜欢越剧的人真的很多,我们不妨‘抄袭’一次,提出‘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越剧’这个演出主题,让大家带着对曾经美好记忆的温馨情愫,感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期许以此燃起人们重新投入的一份热情。 ”

  在这个主题下,茅威涛担任团长的浙江小百花今年重推《陆游与唐琬》和《藏书之家》,带领观众一起重温浙江小百花在上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初的两次里程碑式创作。于春节期间成功在杭州上演后,3月份移师上海,为“名家名剧月”揭幕。时隔多年再度回到上海,茅威涛介绍说:“相对来说,《藏书之家》的变化比较大。自越剧百年巡演的版本之后,这已经是四易其稿了,从剧本到灯光、舞美都进行了全方位的重新加工修改。 ”

  茅威涛还透露,在两剧参加“名家名剧月”之后,浙江小百花今年下半年的重头戏将是《西厢记》原生代演员的封箱演出。

  而在这3部经典的复排演出之外,今年“小百花”的创作“蛮闹猛”:“有为年轻演员度身定做的作品,也有我自己的新戏。从2006年的《梁祝》到今天,我已经近5、6年没有排过新作品了。但我相信这种积累和酝酿是有益的,我现在由内到外充满了创作的欲望。 ”茅威涛透露。

  为越剧生存努力探索

  在今年名家名剧月的众多戏曲大家中,茅威涛领衔开幕,而戏曲大师裴艳玲的 《寻源问道》专场则是闭幕演出。两位戏曲大家都是女性表演艺术家,在舞台上却都是扮演男性角色,这一次“名家名剧月”是两人在上海的一次难得的艺术“会晤”。谈及裴艳玲,茅威涛说,因“梅花奖”演出团及其他各种活动、会议,两人常见面。至于与裴艳玲在艺术上的神交,茅威涛的回答则显得意味深长:“作为戏曲人,其实在当下社会,想要坚持、守望,是非常艰难的,需要强大的定力。裴老师是我敬重的前辈,她精湛的技艺令我钦佩。我相信在‘坚守’的意义中,我和裴老师一定会有许多感同身受。 ”

  相对自陈 “守旧”还不够的裴艳玲,茅威涛则一直以越剧改革实践者的形象出现在戏曲界。问及如何看待裴艳玲提出的守住戏曲行当传统、保持戏曲表演底线的问题,茅威涛说:“任何一门艺术,都有其特性,特性即局限性。前辈袁雪芬老师曾总结过,越剧是喝着昆曲和话剧的奶长大的。这几乎可以看成是百年越剧的发展轨迹。越剧很年轻,在成长过程中,她吸收了昆曲表演和行当程式,同时受到大上海的新文化以及租界文化影响而?熟、发展。今天,当我们回过头来,不断接受西方戏剧的视觉、美学冲击和渗透的时候,我们更需要加固来自传统的养分。我提出了一个‘认祖归宗’的概念。接连几年,定期邀请京昆的老师来团里给演员上表演课。前年,邀请了汪世瑜老师给青年演员教排、移植昆曲《牡丹亭》和《狮吼记》两折经典。‘小百花班’的学员们,更是从进学校的第一天起,就进行了绝对超出同类学员学习量的戏曲基本功课程培训,我们把这种教学定位为 ‘学院制与科班制’相结合。在去年‘第一届全国艺术院校青少年戏曲邀请赛’中,这批孩子们拿下了‘金、银、铜奖’四块奖牌。教学成果,初露端倪。 ”

  谈及创新,得先盘点前人留下了什么?该坚持什么?守住什么?还有多少空间可以发展?茅威涛大胆提出坚持“三个不变”:浙江方言不变、女子越剧主流不变、写意性风格不变。我们会不断汲取传统表演艺术的精华,但也会汲取现代表演艺术在精神和技术层面的各种优势,探索并形成“以歌舞说故事”的舞台演剧风格和美学形态。茅威涛坦言,“在戏曲改革这个话题中,我和我的同仁们一直被贴着‘先锋’的标签。但我非常清楚,我们的每次尝试,每次改革,都不是为‘先锋’而‘先锋’,而是为了传统戏曲在当下的生存而作的不懈努力和探索。 ”

(责任编辑:崔延)
  • 分享到:

来源:购票通 阅读量:3978

微信服务号

×
点击更换
未注册过的手机号将自动创建购票通账号,且代表您已同意《购票通用户协议和隐私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