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两厅院 |
晨报记者 邱俪华
[两岸流芳·台北]
上海大剧院 戏 曲 品 牌“京昆群英会”今春以 “两岸流芳”为名,将在 2月 16日至24日期间,集中展示5台6场大戏,来自台北新剧团的台湾地区知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宝春、台湾国光剧团的魏海敏等,联手大陆戏曲艺术 家 同 台 演绎,展现台湾京剧艺术的创作水准以及两岸艺术家的交流成果。
日前,晨报记者在演出之前进行了一次“京戏台北行”,寻访台湾业界名家的同时,也为戏迷读者考察了一张台北观剧地图,看看台北的戏迷们戏瘾上来的时候,都会去到哪里。
两厅院
就像上海有个上海大剧院一样,台北有个“两厅院”。两厅院是一个演出机构,是由戏剧厅和音乐厅两个厅合成的一个院,台湾地区最重要的演出都会在这里上演。赖声川、李国修、林怀民等的新作,首演必定会到这里,而魏海敏、李宝春这些戏曲名家,也常常会在这里进行重要演出。
不同于其它多厅的剧院,两厅院的布局以南北两座建筑组成,环抱着中间的广场,构筑精美而富有意趣的生活风景,是台北市重要地标之一,更是台湾展现精致文化艺术的殿堂。这座建筑内部的诸多设施都可谓台湾地区之最,可以与其叫板的,恐怕只有正在兴建中的高雄大剧院。还未跨入大门,首先印入眼帘的是一群群十几岁学生的青春身影,他们正对着正面的大玻璃门尽情舞蹈——原来,这个大玻璃门采用了反光设计,从外面往里看时,无异于一面大镜子,所以很多学生舞蹈团体就把这里当成舞蹈排练厅,每天都来抢位子。
走进戏剧厅,刚好碰上一年一度的检修,这里的演出频繁,每年也只有春节短短几天可以用来调整剧场设施。迎面便是一整面的植物墙,常年种植兰花,由国际最先进的栽种和浇水系统维持这些植物在墙上逆着地心引力绽放。走进戏剧厅,欧式风格扑面而来,整整四层观众席设计十分宏伟。走出大厅,最吸引视线的则是一面名人墙,剧院的创意、所有演出过的大师都会在这里留名,形成一道独特风景。
国光剧场
国光剧团1995年创立,创团以来,国光不断尝试于古雅传统中熔铸现代意识,灵活运用剧场观念。一方面经常搬演传统经典剧目,同时也不断淬炼精彩新戏,并尝试结合社会,从文学、历史及民间传说中构思具备人文色彩的新剧目。为开发京剧新观众群,国光陆续推出多部脍炙人口的新编好戏,如《大将春秋》(获2000年电视金钟奖)、《地久天长钗钿情》、《牛郎织女天狼星》、《天地一秀才-阎罗梦》(获2002年电视金钟奖、第一届台新艺术奖十大表演节目)、《王熙凤-大闹宁国府》(第二届台新艺术奖九大表演节目)、《李世民与魏征》、首部台湾自制昆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三个人儿两盏灯》(获第四届台新艺术奖评审团特别奖、2006年电视金钟奖)、《金锁记》、《胡雪岩》及老戏新编《未央天》、京剧小剧场《王有道休妻》、《青冢前的对话》等,这些剧无不缔造票房佳绩,备受各界肯定。剧团有固定的国光剧场,常年对外演出。
新舞台
在台北繁华热闹的信义区,台北第一座民营的中型多菜单演艺术厅——新舞台,座落于华纳威秀、新光三越、台北101等大型购物商场的中心,来到此地,不仅能享受最时尚的娱乐、最摩登的流行,也能到新舞台接受表演艺术的洗礼。新舞台于1997年4月正式开幕,陆续推出音乐、戏剧、舞蹈、传统戏曲等各项表演艺术节目与活动,多年来已成为台北观众心目中最优质表演场地,也是众多艺文表演团体心目中最专业的剧场,更为企业界与表演艺术搭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
台北市京剧观赏索引
场地 时间 地址
台北戏棚 每周一、三、五 20:30 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113号3楼
每周六 20:00 (台泥大楼士敏厅)
碧湖剧场 每周二 14:00-15:45 台北市内湖路二段177号
每周四 10:00-11:45 (台湾戏曲学院 中正厅)
复兴剧场 台北市内湖路二段177号
(台湾戏曲学院 中正厅)
国光剧场 台北市木栅路三段66巷8之1号
(台湾戏曲学院演艺中心)
台北市中山堂 台北市延平南路98号
大稻埕戏苑 台北市大同区迪化街一段21号8.9楼
城市舞台 台北市八德路3段25号
? 两厅院 台北市中山南路21-1号
新舞台 台北市松寿路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