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门水乡舞《装泥鱼》 “非遗美国行”获四奖

  广东珠海市斗门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8日介绍,由该区16名女学生表演的舞蹈《装泥鱼》在“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美国行”活动中,获得表演项目金奖等4个奖项,其创作者沈俊校也获得最佳编剧奖。此外,16名女学生还被选为“中美文化小使者”,该区则获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优秀组织奖。

  据了解,“装泥鱼”是广东的一种捕获泥鱼的传统方法。迄今为止已有240多年历史。由于泥鱼表皮非常光滑,经常在浅滩上跳跃或爬行,很难徒手捕捉,村民们根据泥鱼喜在泥洞里出没的习性,琢磨出了用笼子诱捕的办法。这一方式,于2010年入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早在1997年,珠海市斗门区文化馆馆长沈俊校就已创作了舞蹈《装泥鱼》,并获得当年广东省第四届少儿花会铜奖。而为了此次参演,他专门对这个舞蹈的音乐和编舞技法等方面做了修改和完善。此次在美国演出的全是斗门实验小学三至六年级的学生,年龄最小的只有8岁。1月29日至2月5日,她们已在联合国总部和哥伦比亚大学进行了两场表演。

(责任编辑:崔延)
  • 分享到:

来源:购票通 阅读量:2998

微信服务号

×
点击更换
未注册过的手机号将自动创建购票通账号,且代表您已同意《购票通用户协议和隐私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