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话昨庆10岁生日 下十年重机制改革和剧目创新
??

  2001年12月25日,时任文化部部长的孙家正揭开了“中国国家话剧院”的金字招牌。从那天起,由两大国字号院团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和中央实验话剧院进行资源整合后的话剧“航母”正式起航。昨天,有“共和国戏剧长子”之称的国家话剧院迎来了组建10周年庆典。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文化部部长蔡武,同雷恪生、凯丽、袁泉等老中青三代国话人一道出席了庆祝仪式。刘延东表示:“国家话剧院的历史其实应该从1941年延安青艺组建时算起,到今天已经有整整70载。”

  2001年挂牌之时,孙家正曾表示,“这不是两个剧院简单的合并,而是要优化配置丰厚的艺术资源,探索集团化、产业化的经营管理模式;也不是为了甩包袱,合并后唯一没有减少的就是投入,而且文化部今后的扶持力度将更大。”首任院长赵有亮更是称:“将力争在五年时间里将国家话剧院建成一个管理一流、艺术一流的世界知名话剧院。”如今,10年过去了,从最初的疑虑、彷徨,到今天演职员已经打消了两个院团的界限;从开院大戏《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和第一部小剧场话剧《哥本哈根》,到《萨勒姆的女巫》、《赵氏孤儿》、《九三年》、《半生缘》、《青春禁忌游戏》、《红尘》、《红玫瑰与白玫瑰》、《两只狗的生活意见》、《简·爱》、《深度灼伤》、《四世同堂》,经过资源整合和风格融合后的国家话剧院即将迎来剧目创作的“春天”。

  据院长周志强介绍,“10年来国话一直秉承着高度的文化自觉与自信,到今天已经形成了以每年三大演出季为贯穿的演出模式,2011年全年共演出20部剧目,749场,票房收入2070万元,其中已经收回制作成本的剧目11部。此外,国话新剧场已于今年落成开张;全新打造的新现实主义年分别上演了五大导演的作品;新的用人机制让一批青年演员有机会进入到国话的表演体系中参与新戏的创作。”仪式上,曹灿、游本昌、张家声、薛殿杰等从艺50周年以上的老艺术家获颁荣誉证书,雷恪生、张凯丽、袁泉分别代表国话老、中、青三代演员发言,而张凯丽的“演好戏、做好人”也正说出了所有国话演员的心声。

  据悉,2012年国话将有近10台新创剧目登台,其中既有筹备已久且备受关注的《大宅门》,也有影视、舞台同步推出的《红岩》,更有脱胎于《西厢记》的《孙飞虎抢亲》,以及从未涉猎过的军事题材。

(责任编辑:崔延)
  • 分享到:

来源:购票通 阅读量:2771

微信服务号

×
点击更换
未注册过的手机号将自动创建购票通账号,且代表您已同意《购票通用户协议和隐私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