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演唱家方琼:寻求上海老歌的文化表达
方琼:寻求老歌的文化表达

  民歌演唱家方琼爱跨界,她用打通民族、美声、流行样式的嗓音,把上海老歌“烹”出独特香味,已为上海观众称道。近年,她又频频“跨界”到北京,昨晚在北京保利剧院举行2011“海上寻梦”方琼上海老歌演唱会,赢得了首都观众的掌声。 “我不是在模仿,而是试图为一种人文精神和品质‘画像’。希望通过我的歌声,让人重新思考和品味上海老歌中的文化精神。 ”方琼这样说。

  像方琼这样以上音教授身份办老歌演唱会的,在国内歌坛属凤毛麟角。缘何对上海老歌情有独钟?方琼说,小时候就听大人唱 《天涯歌女》《南屏晚钟》《香格里拉》等上海老歌。 “在上音上学时,贺绿汀先生出专辑,想把他写的老歌搞个钢琴伴奏版,便让我来唱《天涯歌女》等歌曲。这次经历,让我有幸深入了解了上海老歌。 ”

  “刚开始,我也模仿过邓丽君的唱法,强调修饰与华丽,加了很多‘花儿’。贺老听后不满意,说他压根儿不是这么写的,一遍遍让我听周璇的原唱。贺老说,这首歌表现的是十五六岁的卖花姑娘对生活沧桑的感受,你这么唱,就给她穿上了华丽的衣裳,涂上了口红。 ”方琼回忆说,“正是这次经历让我懂得了在阐释作品时要尽可能尊重原著”。

  2000年,一台上海老歌演唱会在沪举行,其中有些老歌,唱女中音的蔡琴驾驭不了,方琼的老师推荐了方琼,正在美国留学的她匆匆赶回。“通俗与美声的通道不一样,我听了很多资料,最后唱了10多首,没想到观众非常喜欢。用今天的眼光看,我那时唱得并不好,蔡琴唱老歌像在说话,而我那时比较技术化,有点拿腔拿调。 ”方琼评点自己毫不客气。

  那次演唱会上,《南屏晚钟》《情人的眼泪》的词作者、90多岁的陈蝶衣先生劝方琼唱老歌。策划演出的香港导演吴思远认为方琼身上有老上海婉约的气质。他说,唱时代曲的歌手已经很多了,不缺你这个。上海老歌有几千首,够你唱的。正是这些鼓励,给方琼增添了动力。这些年,她在从事民族声乐教学的同时,没有停下挖掘老歌的脚步。除连续录制多张“上海老歌”专辑外,她还在上海、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多次举办“上海老歌”主题演唱会。

  昨晚的演唱会上有百人管弦乐团伴奏,还加入了中外乐手组成的爵士乐队,办成了让观众咋舌的老歌盛典。一身旗袍的方琼,或站在老建筑前转身回眸,或撑着纸伞如行走在老巷里……当小提琴声响起,方琼和吕思清“弦歌合作”的《雨》,让北京观众“看到了上海的风致与情韵”。

(责任编辑:崔延)
  • 分享到:
上搜狐微博 与明星对话

来源:购票通 阅读量:3009

微信服务号

×
点击更换
未注册过的手机号将自动创建购票通账号,且代表您已同意《购票通用户协议和隐私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