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以宋庆龄为表现核心的新编现代京剧《宋家姐妹》在梅兰芳大剧院上演,能容纳1008人的剧院座无虚席,掀起了新一轮的国粹热。
在可统计的2001-2009年的数据中,京剧每年的观看人次在1200万-2000万之间,但观众基本上是中老年人,很少受到年轻人的青睐。
为了改变观影人群的结构,京剧也变样了。比如,在《宋家姐妹》中,可以听到大提琴和京胡的“对唱”以及柴可夫斯基的《第一交响曲》,幕间还有演员伴唱,这种在京剧表演中加入乐队演奏的方式令人耳目一新。
该剧作曲朱绍玉告诉记者,因为宋庆龄本人比较喜欢西方音乐,所以才有了这样“中西合璧”的处理方式,而幕间伴唱的点子也是他想出来的,“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吸引年轻观众”。
该剧在服装造型方面也大胆革新,且不说三位主演宋家姐妹,单是学生的制服就很出彩,喇叭袖短上衣、风琴褶裙都是今夏流行的款式。
市场背景
京剧演出市场收入 今年有望突破1亿元
“国粹”京剧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却一度变得小众化、边缘化,数年前,关于“京剧已面临生死关头”的话题已频现报端。
但是,近几年,在一片“没人看”的偏见的声音中,京剧却在默默地“爬坡”。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09年我国京剧演出达2.1万场,观众人次近1800万,演出收入突破了8000万元,以200%的增长率刷新了近16年来的历史票房纪录,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了11.3%。
2010年,随着京剧被选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的京剧就站在了一个迎接繁荣与兴盛的新起点上。根据历史数据走势预测,今年,我国京剧演出市场的收入有可能突破1亿元。
1亿元对中国文化产业来说,是一个容易被忽略的数字,只相当于去年中国电影总票房的百分之一,但这却是全国8000多位京剧演员用2万多场演出撑起来的。
一个京剧演员需要十几年的基本功才能成角,这个演出市场也需要时间耐心培育,这些年,京剧演出市场的变化足以说明其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