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房山青龙镇沙窝村的农民文化大院里,热热闹闹地挤满了乡里乡亲,大伙儿特意赶来观看河北梆子燕山情艺术团下基层巡演。梅花奖得主王洪玲带领她的团队为乡亲们表演了精彩的戏曲、杂技、歌舞等节目。
昨天天气稍微有一点凉意,王洪玲一曲欢快喜悦的河北梆子《大登殿》给大家暖了场,充沛的感情与娴熟的唱功引起台下一片叫好声。多次在曲苑杂坛、星光大道演出的翟长乐为乡亲们带来了滑稽幽默的杂技小品,逗得大伙捧腹大笑。还有王志军为大家展示了川剧绝活变脸,让观众惊叹不已。为了不辜负乡亲们的期待,演员们不仅一丝不苟地演出,而且非常注意和观众们的互动,或是走进观众席和群众进行交流,或是邀请观众到台上配合表演。现场气氛十分活跃,乡亲们都笑得合不拢嘴。一位大娘说,今年已经看了三场下基层的演出了,之前的都是歌舞,像这样精彩的曲艺节目还是头一次看到,觉得非常过瘾。
参加此次演出的演员中有一群平均年龄不小于55岁的中老年妇女组成的舞蹈队,跳起舞来丝毫不输给专业团队。原来青龙镇的村民们不仅喜欢观看文化节目,而且还自发组织了文艺表演队。领队的李大娘自豪地说她们都是普通的村民,业余时间培养了舞蹈的爱好。如今已经在镇上小有名气了,逢年过节都有演出,甚至在市里区里的比赛中拿过奖。
演出负责人罗杰介绍说,艺术团已经辗转通州、昌平等郊县的基层进行表演,“团里70%的演员都来自普通群众,深入基层表演让他们特别有亲切感”,所以演员们克服摸黑早起、山路崎岖、舞台设施简单等问题,把最好的状态展现给最亲切的群众。如今下基层演出已经作为团里的一个扎根方向,“也许在国家大剧院演出是每个演员的梦想,但下基层演出却从来没有被放弃。”
王洪玲作为团长已经坚持多年的基层演出,对此她也是感触良多,“很多次观众在演出结束之后久久不愿散场只想再见我一面,还有的观众兴奋得不知如何表达就往台上扔烟,虽然做法不恰当但是那种心情让人理解。”由于切身体会到基层群众在温饱之后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迫切向往,王洪玲表示一定会多下基层,用心表演来回报乡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