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阿依达》彩排时的照片。CFP供图 |
![]() |
《鸟人》 |
舞台上的秘密太多了,幕后要揭开的秘密数不清。在戏剧舞台上,动物演员很多时候会令剧情增色不少,所以这一次咱不说人,只说这些抢眼球的动物明星们。在实景歌剧《阿依达》、在话剧《赵氏孤儿》和《鸟人》的舞台上,这些动物明星都担当了重要角色。那么究竟这些动物明星从何处而来?它们在舞台上又如何表现的呢?记者采访了相关人士,听他们给我们讲讲这里面鲜为人知的故事。
《阿依达》中的动物明星
舞台变身“动物园”
要说舞台上动物演员最多的大戏,毋庸置疑一定是于2003年在工人体育场上演的大型实景歌剧《阿依达》。而这些动物明星的出现环节,全部集中在胜利凯旋的宏大场面上。或许观众看到的都是热闹欢乐的凯旋场面,可谁知道幕后为了伺候这些动物明星的工作人员付出的辛劳。
据演出执行导演、旅德男中音歌唱家刘克清回忆,在3个小时的演出时间内,观众除了欣赏到古埃及人文风俗与当代歌剧艺术,大象、狮子、老虎、巨蟒、骆驼、豹子、黑熊、战马、老鹰、猎犬、玩赏狗、孔雀、鹦鹉等动物的集体登台为演出增加了很多亮点。问及当时使用动物的数量,刘克清掰着手指头数着:一公一母两头狮子、两只大虎一只小虎、一只黑豹、两只金钱豹、两头大象、六只鹰、五条蟒蛇,此外还有二十七匹马、五十只狗……
仨月小虎长成大虎
在那么短的时间里,找到那么多的动物明星谈何容易。“这些动物是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的,有的在云南,有的是从吴桥马戏团借来的。”刘克清说。不过,巧的是当时在北京朝阳公园正要上演一场大型现代马戏杂技晚会,组委会还向这些动物“大腕”们发出了邀请。
实景版《阿依达》分别在北京和上海演出,在上海的时候也出了小笑话。刘克清说,三个月前剧组就看上了一只小老虎,指定它到时候登台演出。可是谁也想不到,这小老虎三个月竟然长成了大老虎。原先剧情是由扮演祭司的演员一个人抱着,可是演出当天却是由两个演员分别抱着头和尾走完的全场。
数十人伺候动物明星
伺候这些动物明星的活儿可不轻松,除了从马戏团跟来的40位驯兽师、饲养员,剧组还专门配备了8名专业人员配合工作。“有一些放在笼子里,可是那些马匹和大象就得放养了。他们被放在长城外的一个饲养场内,需要他们的时候就用大卡车拉进城。”刘克清回忆说。
动物上台的环节,是舞台上人数最多的时候。各种各样的动物明星可不管有没有厕所,随地大小便是常有的事儿。刘克清透露了一个小细节,跟在大象、马匹等动物后面的人虽然穿着士兵服,但手里却拿着铁锹,他们的任务是随时清扫舞台上的粪便。
大象罗纹当“逃兵”
在演出中,有一位特别的演员大象罗纹。据介绍,这头大象经过特殊训练,上台为大家演出没问题。就在彩排当天下午,这个庞然大物还走了一下台。可是到了晚上,彩排开始了,这家伙一脚把一块台板踩裂了,同时人群和巨大的音响也把它吓坏了,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当了逃兵,死说活说就是不上台。
刘克清说,因为大象分量太沉了,为了确保安全,工作人员连夜用钢板把台板加固了一下。好在第二天正式演出罗纹还算争气,顺利地走下来了。
还有一个细节,这个大家伙附近就是一群小演员,彩排时舞台上放的烟花吓得罗纹直往后退,差点伤了孩子们。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演出当天,导演组安排了8个彪形大汉跟在大象后面,随时控制大象失控。
伺候罗纹可不简单,据驯兽师介绍,这家伙食量惊人,每天除了正常的草料之外,还得200斤苹果、100多斤香蕉。
《赵氏孤儿》中的动物明星
白马住进首都剧场
2003年?北京人艺推出了话剧《赵氏孤儿》。为了表现“千军万马”的景象,导演林兆华让真牛真马上了舞台。比起其他的道具,“活道具”可不好伺候。
在参加演出的两匹马儿中,极通人性的白马是电影《卧虎藏龙》中周润发的坐骑。和人相处久了,这匹马上台不会怯场,也不会看到台下上千的观众而受到惊吓,可谓表演经验十分丰富。
好马自然要精心伺候。当时,北京人艺为了照顾好这匹白马,专门在首都剧场的东侧院内搭建起了舒适的马厩。这匹白马因为常在剧组拍戏,特别喜欢与人亲近,凡是有人靠近,它必会上前迎接招呼,与人“耳鬓厮磨”。
这匹白马从排练到演出,在首都剧场住了将近一个月。为了不影响剧场周边居民的生活,剧院每天有专人负责打扫,以免马匹的味道太大。经过多日的“磨合”,白马对剧场环境和剧组成员都非常熟悉,因此在舞台上奔跑起来也是虎虎生威,令台下的观众啧啧称奇。
《鸟人》中的动物明星
何冰亲自上街“淘鸟”
2009年夏天,北京人艺复排《鸟人》。间隔十余年,《鸟人》再度登台时,鸟成了一大难题。曾经有人建议主演何冰用只道具鸟,但他认为这样不够鲜活。为此,剧组决定选用真鸟上台。为了找到一只合适的鸟,何冰自己跑到花鸟鱼虫市场去买鸟。转悠了大半天儿,不太懂鸟的他一无所获。眼看着天要下雨了,何冰看见一个推着自行车卖鸟的师傅,“我就跟他说我想买那种叫红子的鸟儿。结果这位先生跟我说,您要诚心要,我给您200元一只。但我劝您还是别买红子了,因为这种鸟儿特难伺候,很容易死。我当时一听这卖家这么实诚,还以为卖鸟人认出自己是演员来了。可是旁边儿的人跟我说,那卖鸟人压根就没想起我是谁。我一听更感动了,觉得这位‘鸟人’还真实诚。”
最终,剧组还请来了一位职业养鸟人,替剧组养活难伺候的“道具鸟”。每天排练和演出时,养鸟人就带着鸟来到剧院,排练或演出结束,他则带着鸟回家。
在舞台上,观众看到的是乖巧伶俐的小鸟,在幕后,剧组跟主演何冰为它付出了巨大的人力。不过,也正是因为这小小的“活道具”,演员才对《鸟人》剧中那些整天围着鸟儿转的角色有了更深刻的体悟。